2018 1月9日,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(hui) 在人民大會(hui) 堂舉(ju) 行,此次共評選出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、二等獎41項;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3項、二等獎63項;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2項、一等獎20項、二等獎149項。我們(men) 的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也“收獲頗豐(feng) ”,斬獲13項大獎。
“十二五”期間,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,尤其是智能儀(yi) 器儀(yi) 表受到國家產(chan) 業(ye) 政策的支持鼓勵,獲得了極大的發展。
但在這樣的背景下,仍有政府在2016年的一次采購中全部選擇了進口產(chan) 品。此消息一出,可以說是震驚國內(nei) 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,引起了大量的質疑聲。但事實上,在儀(yi) 器儀(yi) 表領域,類似的“進口產(chan) 品采購公示”並不是新鮮事,就連類似的質疑也並不是新鮮事。一麵是國產(chan) 儀(yi) 器儀(yi) 表的利好政策,一麵卻是相關(guan) 機構不願使用國產(chan) 儀(yi) 器儀(yi) 表,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。
國產(chan) 儀(yi) 器儀(yi) 表真的很差?盡管國產(chan) 儀(yi) 器儀(yi) 表與(yu) 國外相比是有比較明顯的差距。但自‘十一五’以來,在自主創新政策的下,儀(yi) 器儀(yi) 表產(chan) 品的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,目前,在質譜、色譜、光譜等領域,國產(chan) 儀(yi) 器都已經邁進了中的應用市場。可以說,我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技術實力和產(chan) 品水平早已不可同日而語。
但就大環境而言,國產(chan) 儀(yi) 器儀(yi) 表的認可度仍然不高。有專(zhuan) 家在采訪時透露:“用戶單位如果采購了國產(chan) 儀(yi) 器,出現問題時,會(hui) 被人指責儀(yi) 器不好,儀(yi) 器采購人要擔責,但如果采購進口儀(yi) 器,出現問題時,大家就隻能認為(wei) 當前的技術還不夠。”這種偏見可以說是國企儀(yi) 器儀(yi) 表的致命傷(shang) ,直接導致采購人員在采購時普遍傾(qing) 向於(yu) 進口產(chan) 品。
與(yu) 此同時,我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產(chan) 業(ye) 確實存在一些問題。例如,企業(ye) 存在‘小、散、亂(luan) ’的特點,價(jia) 格戰、同質化競爭(zheng) 還比較普遍,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用戶單位對國產(chan) 儀(yi) 器的不信任。
有需求才會(hui) 有發展的動力,有動力才會(hui) 有成長,加強國產(chan) 儀(yi) 器儀(yi) 表采購力度也是推動我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產(chan) 業(ye) 發展的巨大動力。市場需求會(hui) 促進提高行業(ye) 整體(ti) 競爭(zheng) 力,縮短我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技術與(yu) *技術水平的差距。
但我國企業(ye) 自身仍需努力,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,而外因則通過內(nei) 因起作用。我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若想取得質的變化與(yu) 發展,提升自己同樣是關(guan) 鍵任務。繼續加大技術投入與(yu) 創新力度,調整產(chan) 業(ye) 結構,在中領域取得突破,提高儀(yi) 器可靠性、穩定性,這些都是儀(yi) 器儀(yi) 表企業(ye) 進行自身改革的重要途徑